蒋勋说宋词 - 第五讲 柳永


何须论得丧

  北宋这些词人,包括苏轼、柳永,他们的可爱在于他们觉得人是不同的,没有人规定你一定要跟别人一样,所以你回来做自己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。在柳永的作品里,我选了一般人都不会去选的一首,叫做《鹤冲天》,在我自己的一个叫《今宵酒醒何处》的集子里面,我引用了这首词。我一直很希望台湾所有准备考大学的年轻人都读一读它。因为在中国古代那么长久的一个科举制度当中,你会发现很少有人敢于抗拒考试,人们永远在用这个东西去断定自己在社会里的价值跟优劣,不止是考生个人,整个社会也觉得考试会决定你的一生。这个《鹤冲天》写的其实是历史上第一个拒绝考大学的小子,因为他是落榜,换了别人大概偷偷摸摸就走掉了,不会去跟人家讲,可是他就讲出来了,而且写成一首词,并且这首词还填成歌,在卡拉OK唱,最后还是排行榜前几名,这下不得了了。

  黄金榜上,偶失龙头望。明代暂遗贤,如何向?未遂风云便,争不恣狂荡?何须论得丧。才子词人,自是白衣卿相。烟花巷陌,依约丹青屏障。幸有意中人,堪寻访。且恁偎红倚翠,风流事,平生畅。青春都一饷。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!(《鹤冲天》)

  “黄金榜上,偶失龙头望。”说我去考进士,最后放榜了,黄金榜贴出来,竟然没有考取。这个“龙头望”可能是说皇帝是龙头,没有看上他;也可能说他没有考到前几名,他不只是说上不上榜,那个龙头其实是在讲榜首。落榜了,你还有什么好讲。

  接下来他就说:“明代暂遗贤,如何向?”这不是一个很开明的时代吗,不是大家觉得皇帝很英明吗,怎么会遗漏了我这样一个贤能的人。我希望我们所有落榜的学生都敢讲这句“明代暂遗贤”,因为这个东西其实是一个自信的找回,就是生命价值没有简单到一个考试就定论了,其实每一个生命应该给予他自己可以决定的东西。他进一步说“如何向?”这怎么办呢?竟然连我这样的人都遗漏了。我们看到一步一步地,柳永在对没有考取这件事情做调侃。

  “未遂风云便”,考取叫做直上青云、平步青云,所以“未遂风云便”。注意这里面的了不起,他没有说他不好,他觉得他没有那么顺利,也就表现了一种个人的自信。“争不恣狂荡”,那好吧,我考不取,我不做官不就完了吗,那不做官不要每天打领带、打卡,我就可以去到处玩一玩,比较自由,无拘无束。这个狂荡其实非常有趣,我们发现过去的很多字眼在今天可能是负面的,比如说轻狂,比如说狂荡,在宋代的歌曲当中竟然变成一个正面的生命描述。

  下面讲的非常有趣:“何须论得丧。”生命为什么要讲得失这种问题,你有所得的时候,一定有所失,就像苏东坡写给弟弟的诗里说,“他年夜雨独伤神”。当年苏轼兄弟准备考试的时候,天下着雨,两个人在写诗,他就跟弟弟说,考取以后我们两个会在不同的地方做官,以后大概没有机会在一起作诗了,所以考取是“得”,可是不能再跟弟弟在一起写诗是“失”。所以柳永这里就安慰自己说:“何须论得丧”。


凡有井水处,皆能歌柳词

  “才子词人,自是白衣卿相。”多么了不起的结论,说我是一个才子,我写诗也写得极好,我在民间有这么多听众,所以“自是白衣卿相”。我穿的虽然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衣服,可是我的身份大概跟一品官差不多。这一句既让我们看到柳永对自己生命的自信,同时也让我们感到,柳永当时是一个在民间拥有广大听众的歌手,我一直用这个称呼形容他,他是歌手。为什么?因为在词的历史当中,“凡有井水处,皆能歌柳词”。只要有井水的地方,都在唱柳永的歌,你看他多红。在今天大概一定被滚石什么公司全部收拢去,所以他真的是一个歌手,大众歌手。我不把他当成一个很狭义的文学史上的所谓文学创作者或者诗人,而觉得他就是一个歌手,他的歌在民间流传,被大家喜爱,而且他对此是很得意的。

  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,宋代大概是第一次在我们的封建时代当中,不以社会阶层和考试做官的出身去论断人的价值。这个人虽然落榜了,可是他有另外的生命价值,所以他才会这样说:“何须论得丧,才子词人,自是白衣卿相。”更重要的是这首歌会大大地流传,说明宋朝人很喜欢这样的人。他们也不见得总喜欢那些考取的人,他们可能会喜欢那个不考取的人,因为这个人表现出了他不同的价值观和生命的意义。

  “烟花巷陌,依约丹青屏障。”柳永喜欢跟歌妓在一起,喜欢跟乐工在一起。他最好的朋友好像都不是读书人,也不是知识分子。他跟酒楼上的歌女在一起写诗、填词,他也让这些人去唱他的东西。“依约丹青屏障”,像画一样美,他把这些酒楼、这些风月场所描写得像是在屏风上画出来一样的景象。“幸有意中人,堪寻访。”这个大概很重要,一个落榜的年少的人,如果他有一个所爱的人,我想那个生命不会沮丧。在这个“明代暂遗贤”的时候,至少知道有人爱你,你也爱这个人。“且恁偎红倚翠”,“偎红倚翠”,多么白话而又直接,跟那些穿红衣服、绿衣服的女孩子整天靠在一起。


士大夫禁止孩子阅读柳永的词

  很多人说柳词鄙俗,许多士大夫阶层的人不准他们的孩子读柳永的东西。就像今天大概有很多人觉得流行歌曲很鄙俗,因为它非常直接。可是很好玩,各位注意到当时真正称赞柳永的是苏轼。苏轼常常问别人,我这一句可不可以跟柳永比一比?所以苏轼没有看不起柳永,苏轼是豁达的,因为他看得出柳永将来的历史价值。由于柳永没有做大官,当时完全是大众歌手,他的作品的文学价值被贬低了。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也怀疑当时人喜欢欧阳修、范仲淹、王安石,大概也不懂诗,只是因为他们做了高官。这里面其实是有问题的,就是在那个文人的世界当中,有时候会拍马屁,会吹捧,可是柳永没有这个条件,喜欢他的全部是大众。我觉得做诗人做到这样真的很过瘾,就是文人不喜欢他,大众喜欢他。我一直觉得“凡有井水处,皆能歌柳词”是文学评论上最了不起的一句话,它比什么人说他都好。

  “风流事,平生畅。”自己可以跟这些女孩子在一起很浪漫地过一生,这是平生最快乐的事情。柳永后来被士大夫阶层非常排斥,原因是他们认为柳永如果做大官,去嫖妓那是风流,可柳永又不是高官,还敢在诗里说“风流事,平生畅”,所以他就受到批评。可是我们看欧阳修也在写这个东西,就没有人批评欧阳修。所以柳永变成了非常有趣的一个个案,因为他没有那个政治保护膜,他其实做过小小的屯田员外郎,很小的一个官,大概也不好好上班的,所以大概在整个士大夫阶层、知识分子当中,都引他为借鉴,认为这不是一个典范的人物。

  最后一句非常美:“青春都一晌。”大家知道“一晌”的意思,我们讲过李后主的“梦里不知身是客,一晌贪欢”。这个“一晌”是最短的一刹那,很短的一个时间。“青春都一晌”,意思是青春这么短,干吗把青春拿来耗费去考试,去背那些对生命没有意义的东西呢?“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。”为什么非要考取这个浮名,它不过是个虚无的东西,他宁可把准备考试的时间拿来跟女孩子一起唱歌,一起填词,“浅斟低唱”。如果放进今天卡拉OK的话,那种大家最爱唱的歌曲里一定有这首歌。因为我们看到后来连仁宗皇帝都听到了,所以第二年柳永又去考试,最倒霉的是他考取了,可是皇帝居然把他名字涂掉,说:“此人好去‘浅斟低唱’,何要‘浮名’?且填词去。”你也觉得那个皇帝有点小家子气吧。


柳永如果生在明清,恐怕活不下去

  宋朝统治者比较好的一点是,他讨厌这个柳永,但不会杀他,可就是不录取你,所以柳永就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。后来他又去考试,结果考取了,所以这个人很好玩,他也想挑战说我到底考不考得取。我觉得这是科举历史上最了不起的一件事,就是有一个人敢于挑战科举,他没有被科举压死,也没有觉得我要用这个科举来决定生命的全部。这一点在今天也是有意义的,一个生命的可能性这么大,为什么非要被限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里呢?所以特别希望大家可以从前面讲的苏轼、现在讲的柳永身上看到,他们的可爱都在于他们回来做了一个真正的人,这个真正的人也是我们讲到的他们的从容,没有被压迫之感,他们敢于做一个跟世俗不同的、另类的,或者有一点颠覆性的人。

  大家知道柳永后来一生穷困潦倒,最后死掉了,那些爱恋他的妓女和乐工集资埋葬了他,后来一直到明朝都有一个民间习俗,就是在柳永死的那一天会到他的坟上去祭扫,这样一个民间节日叫做“吊柳七”。所以你看到由宋入元到明,这个人在民间被喜爱的程度是惊人的。

  我一直很喜欢讲柳永,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对正统而言非常不敢碰的人物,所谓正统不敢碰,就是觉得这个人好另类,可是我想我们今天是非常需要这样的另类的,他其实可以从自己的生命出走,走出他自己的一条路,他最后是变了名字也要去考试,考取了,只为证明我并不是考不取。可是他也没有要去做官,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,拿一点小薪水,然后去玩他的。我觉得这也是宋朝值得注意的地方,就是它给予创作者一个自由的空间。像柳永这样的人如果到明清以后,恐怕就要活不下去了,因为政治当中不太容得下这种人,可是在宋朝还好,至少不能杀士大夫嘛。你再讨厌他也不能杀他,最后只好把他下放,那他还有一个机会,就是从民间学习到很不同的经验。


“慢词”自柳永开始

  我们下面要介绍柳永的《八声甘州》、《蝶恋花》和《雨霖铃》,从这几首作品里,尤其是《八声甘州》跟《雨霖铃》,大家会发现,它们的形式都是所谓宋词中的“慢词”。慢词在文学史上常常说是自柳永开始,什么叫慢词?原来的五代词都是小令,北宋词也是小令,就是短小的东西。到了柳永,开始发展出可以铺叙开来的长的词,我们把它叫做慢词,它包括音律上的缓慢,也包括反复的结构的壮大。慢词在整个词的历史当中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,这样一个改变,影响到后来戏曲的发展,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由词慢慢组合成大曲的这种经验,因为它可以叙事了,可以铺排了。不然的话,我想词有它的限制,因为我们读到现在,会发现五代、北宋词都能够写非常精致的句子,但不太能够成大的篇章。可是大家读一下《八声甘州》,你会发现里面有一种大气的铺排感。

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。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惟有长江水,无语东流。不忍登高临远,望故乡渺邈,归思难收。叹年来踪迹,何事苦淹留?想佳人妆楼颙望,误几回、天际识归舟。争知我,倚阑干处,正恁凝愁!(《八声甘州》)

  这首《八声甘州》是苏轼最喜欢的,他曾经在很多场合说过。都说柳永的词鄙俗,他却不以为然。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”,苏轼说,这个句子用一个“渐”字连着三个四个字的长句——“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”。苏轼认为大唐以下无人有此气魄,这是苏轼对柳永很高的评价,他认为一般人以为柳永只会写那种跟女孩子调情的诗,其实不然。所以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好的创作者,他会赏识另外一个好的创作者,虽然苏轼其实跟柳永很不同,个性上也很不同,柳永比较民间,词更像流行歌曲;而苏轼我们刚才说他格调极高,他们两个风格其实是不一样的,可是苏轼却非常欣赏柳永。所以这一首《八声甘州》在柳永的词当中最受赞赏,与苏东坡的评价有很大的关系。

  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”,秋天来的时候一片潇潇的黄昏时候的雨整个洒到江面上。“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。”非常精彩的是因为用一个“渐”字,带出三个联句出来,好像是电影里的蒙太奇画面,把告别时那种肃杀的感觉整个表现出来了。

  “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”注意他用的“红衰翠减”,我们很少用“衰”去形容“红”对不对,红色衰败了,绿色减少了,其实是在讲秋天花凋落了,叶子也掉了,可是他的用字非常特殊,用的是民间流行歌曲当中用的那些活泼的字。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流行歌曲的角度去看柳永这个人,看他用字的特殊,以及他后来对于我们将要提到一个跨越北宋、南宋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影响。比如“绿肥红瘦”就是受柳永的影响,就像我们今天用“炫”这种字,其实它是非常俚俗的字。上层的士大夫阶级不太会用“红衰翠减”,可是它很直接,完全是口语化的字。

  “不忍登高临远,望故乡渺邈,归思难收。”因为离家很远,也回不去,可是又想家,没有办法抑制自己想家的思念,所以不敢登高临远。“叹年来踪迹,何事苦淹留?”那自己也有一点感叹,自己这么多年来到处流浪漂泊,到底是为了什么,这样子折磨自己?其实“淹留”是当时非常民间的俚语,后来的元曲当中用到很多“淹留”,有点煎熬和折磨的意思。


“流浪”、“多情”、“耽溺”

  我们从这首《八声甘州》可以看到柳永的词当中有一个非常惊人的东西,就是流浪意识。我们前面讲过,流浪是五代词到北宋词中表现的一个传统内容,可是柳永的流浪变成一个更大的生命形式的流浪,就是他真的是常年漂泊,在不同的地方帮人家填词、写曲赚一点钱,真的就变成大众歌手,或者一个填词者的角色,到处去流浪。所以下面我们会看到流浪的概念在他的词里会反复出来。

  “想佳人妆楼顒望”,还是想念那个女子,这个人大概到处都会有女子爱他,所以会在楼上眺望,思念他,希望他回来。“误几回天际识归舟”,好几次都误以为他回来了,看到那个船到接近的时候才发现不是柳永的。大家会发现柳永的情感状态,跟苏轼的“多情却被无情恼”其实不太一样,他有一点耽溺在多情里,觉得多情是他自己生命的美好形式,同时也是对方的美好形式。当然因为他来往的对象大概真的就是酒楼上的女子,所以跟苏轼写给妻子的《江城子》里的情感,其实还是很不同的。

  “争知我,倚阑干处,正恁凝愁!”说这个佳人每次都误以为他要回来,大概也有一点恼怒,有一点抱怨,可他说她一定不知道我不管在天涯海角,也是倚靠着栏杆在发愁。

  所以这里面写的是双重的思念,他也有思念,可是他也不知道怎么办。他的思念太多,是由于他到处流浪,所以思念和流浪变成矛盾。我们继续看他下面的词时,你会越来越清楚他的流浪跟思念、眷恋变成拉扯的力量。

  我们来看《蝶恋花》。

  伫倚危楼风细细,望极春愁,黯黯生天际。草色烟光残照里,无言谁会凭阑意。拟把疏狂图一醉,对酒当歌,强乐还无味。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(《蝶恋花》)

  “伫倚危楼风细细,望极春愁,黯黯生天际。草色烟光残照里,无言谁会凭阑意。”这个比较像欧阳修的东西,好像描述倚靠在楼边,感觉到风,还特别讲到草色,草上面的烟和光的变化是非常细腻的。没有人可以了解他靠近栏杆的意思,靠近栏杆大概都有眺望和思念的意义在里面,所以“倚阑”、“凭阑”都是宋词里面经常出现的,大概是表现人跟建筑空间的关系,栏杆给了身体语言一个空间感。

  “拟把疏狂图一醉,对酒当歌,强乐还无味。”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其实有一点颓废,有一点疏懒,还有一点狂放,用现在的语言就是“不务正业”吧,不愿意像一般人那样去上班、打卡。“拟把疏狂图一醉”,想好好去喝喝酒,“对酒当歌,强乐还无味”,可是对着酒想要唱歌的时候,又好像打不起精神来。我觉得柳永词当中有一种奇怪的慵懒,那个慵懒让你感觉到又把五代词的颓废拉出来了,所以他的所谓“慢词”的书写,其实来自于心境上的一点慵懒。

  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这是王国维说的人生的第二个境界。柳永在前面讲了半天,我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,到最后发现他慵懒、疏狂、无味,是因为他爱了一个人。为了爱那个人,越来越瘦,可是对方好像也不理他,而他并不后悔,所以那个“为伊消得人憔悴”的“衣带渐宽终不悔”,变成了他自己生命形式的执著。


今宵酒醒何处

  我们看他最后一首《雨霖铃》,这大概是传诵最久,也是柳永最好的一个作品。

  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念去去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。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!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,晓风残月。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?(《雨霖铃》)

  “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”盛夏最后的蝉叫做寒蝉,大概初秋的蝉声非常凄凉,因为已经不是夏天很多蝉的叫声,只有疏疏落落几个蝉,所以是“寒蝉凄切”。要跟朋友在长亭告别,刚刚雨过天晴了。“都门帐饮无绪”,古代有个习惯,在郊外送别朋友常常会搭一个帐篷在里面喝酒,叫做“帐饮”。“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”两个人依依不舍,可是船夫一直在催促,说赶紧上船,船要走了。“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”两个人手握着手,看着对方含着泪的眼睛,讲不出话,也哭不出来了。“念去去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。”注意“去去”,两个第四声的仄声。心里想这一走,这船一出发以后就是千里浩渺的烟波,在黄昏的光线当中大概要一直往南方去了。让人感觉到的是生命的茫然、生命的空阔,而那些眷恋的情绪完全消失了。

  “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!”自古以来那些敏感的人,大概在离别的时刻都已经觉得很难堪了,可是更难堪的还是在秋天这么荒凉的季节告别。

  下面是他的名句:“今宵酒醒何处?”刚才告别的时候喝了很多的酒,今天会在哪里醒过来。“今宵酒醒何处”是一个问句,有大量的流浪意识在里面。不知道生命将要漂流到哪里,会在哪里醒来。我的意思是说他可能是在讲自己这一次醉酒在哪里醒来,也可能在讲生命究竟此后要到哪里去,其实这是宗教式的问答。我跟各位讲过“醒”常常在哲学上代表一种领悟,一种生命的领悟,并不是真正的睡觉的醒来,而是一个生命从迷蒙走向清醒的状态。

  “杨柳岸,晓风残月”,又变成一个意象,就是长满杨柳的岸边,早上的风轻轻吹来,天上还有没有下去的月亮。有没有发现这是一个画面?我们会发现“今宵酒醒何处”的答案,竟然是“杨柳岸,晓风残月”。所以名句常常是主观与客观的交融,产生出这么美的一个意象。我们自己好像也有这样的感受:我们大概有一天把很多执著放松了,不在意自己在哪里醒来,能够随时随地欣赏“杨柳岸,晓风残月”,生命才有了找回的东西。我觉得“杨柳岸、晓风残月”是随时都有的,它只是一个代号,可以是任何东西。

  “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”跟这样一个心爱的人告别之后,还有这么长的岁月,即使天气很好,即使有美好的风景,大概也都没有用了。“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?”即使心里有这么深的情感,大概也没有什么人可以说了,这是跟他自己那么眷恋的人告别时的一个心事。

  可是我相信,柳永在第二天又会发现另外一个人,又会在向那个人倾吐心事。其实你会发现柳永一直在流浪当中,一直处在寻找生命中可以成为知己的一个状态里。所以我想大家可以通过这些视角,看到北宋词与唐诗不同的、很特殊的生命情调。北宋词跟我们下面要讲的南宋词也不同,南宋词有更精细的东西,可是也有像辛弃疾的慷慨和悲壮的东西。

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