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学必背古诗文208篇 - 02

051. 书湖阴先生壁﹝王安石﹞

  茅檐长扫净无苔,花木成畦手自栽。
  一水护田将绿绕,两山排闼送青来。

【赏析】

  湖阴先生名杨德逢,是王安石罢相之后住在金陵时候的好友。当时王安石住在金陵城和紫金山之间,而杨德逢隐居山中。王安石英雄落寞,与超然世外的隐士多所投缘,也是可以想见的。

  诗写在湖阴先生杨德逢家的墙壁上,自然有关于杨的山居。那里花草葱茏,善加种植;茅檐简屋,但苔迹扫尽,收拾得很干净,凡此俱见这位隐士的精神。下一联是写景的名句,形容杨德逢山居前的环境和景色,不过是一条小河、一片农田和两座山峰;然而在诗人的笔下,山、水皆成有情,水绕绿田如同环抱,静止的两山更是活跃,推门而入,送来青苍之色!

  超然人世,并不就意味着枯淡寂寥,在自然的怀抱中,人与万物的沟通往来更加生动,山、水都活起来,你来我往。这种境界,古人有不少的体会,像诗仙李白“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”(《独坐敬亭山》),像词人辛弃疾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、见我应如是”(《贺新郎·甚矣吾衰矣》)。王安石能有如此体验,想必这不仅是杨德逢的境界,也是他自己幽居半山园的境界。


052.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﹝苏轼﹞

  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。
  卷地风来忽吹散,望湖楼下水如天。

【赏析】

  苏轼在杭州任太守的时候,少不得乘舟游西湖,入乎其中,出乎其里,对西湖的种种变化、种种美,有深切的体会,所以才有所谓“浓妆淡抹总相宜”(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)。这首诗,是一组乘船游湖诗的第一首,刻画一场骤然而来、骤然而去的风雨。

  黑云翻滚在远处的山尖,雨珠已纷纷敲打起船板。《老子》里早就提到过:“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”(第二十三章)忽然而来,必忽然而去,一阵大风吹散了黑色的雨云,岸边望湖楼下的湖水,重又恢复了此前天空般的晴朗和平静。

  苏轼一生风波起伏,对于风雨的骤起骤伏,似乎深有体会,往往能以豁达的心胸面对、承受。他的《定风波》词,同样写到一场来得急、去得快的风雨: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穿林打叶的骤雨来临,东坡依旧吟啸徐行;待到山头夕阳返照,回首方才的萧瑟风雨,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,这与“望湖楼下水如天”恰是同一境况,同一境界。


053. 饮湖上初晴后雨﹝苏轼﹞

  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  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
【赏析】

  此诗出口成诵,耳熟能详,乍看是赞美西湖两种不同的美,但配合第一首读,便发现“此中有真意”,这首诗是苏轼日后达观心态的诗意展现。

  “朝曦迎客艳重冈,晚雨留人入醉乡。此意自佳君不会,一杯当属水仙王。”早上还是艳阳高照,晚间却下起雨来,难免有人觉得扫兴。但苏轼说“此意自佳君不会”,如果放下对雨的偏见,抖落雨带来的烦恼,那西湖夜雨自有空蒙诗意之美。于是顿觉,“淡妆浓抹总相宜”。妙处就在这一个“总”字。若以天地之眼观照万物,放下个人得失与偏见,那万物“总”有其美好。如《超然台记》中所说:“凡物皆有可观。苟有可观,皆有可乐,非必怪奇伟丽者也。”如果打开理解,放下执念,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,那万物“总”有其可观可乐相宜之美。

  于是人生的升迁贬逐也不再是欢乐与苦闷的两端。无论哪种境遇,皆有风味妙处。即使被流放到天涯海角的海南,苏轼也能找到快乐。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,“但寻牛矢觅归路,家在牛栏西复西”,“小儿误喜朱颜在,一笑那知是酒红”。西湖的那一场雨,不仅是一场空蒙的盛宴,更开启了苏轼超然物外的智性人生:无论生命阴晴圆缺,他“总”能感知内在的自信与自由。


054. 惠崇春江晓景﹝苏轼﹞

  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
  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

【赏析】

  这是一首题画诗,再现了画中春日萌发的细节:翠嫩的竹林旁绽放了三两枝艳丽的桃花,鸭子水上游来游去;滩涂上长满了蒌蒿,短平平地像庄稼人剃头后新生的青发;哦,也许还有水波的微颤,让好胃口的诗人想到了当季最鲜美的河豚。“三两枝”“先”“短”家常的字眼,将三四月间春天即将盛放的清新可爱点染得恰到好处。

  然而诗不仅是静止画面的罗列,更拥有温度和浓浓的生活情趣。“暖风熏得游人醉”,人在春风中会散淡陶醉,鸭子在融漾的春水中想必也很享受吧。于是有了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这句天趣盎然的诗。不承想这句诗竟引来清代诗人的纷纷聚讼。毛奇龄说:“鹅也先知,怎只说鸭?”真是令人哭笑不得。诗中的鸭可以是春日里的任何风物。诗句的妙处在于诗人物我两忘、陶然忘机的童趣,想到鸭子享受着暖洋洋的水,苏轼的表情大概和小孩子一样惬意快活吧。这样天真有趣的人才会由满地柔嫩的蒌蒿想到鲜美的河豚,作诗时的诗人恐怕已经馋涎欲滴了吧。此时的苏轼已经历了残酷的乌台诗案和黄州之贬。年近半百的他却毫无阴影,仍葆有活泼可爱的性灵,这大概正是这首小诗生命力之所在吧。


055. 题西林壁﹝苏轼﹞

  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  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
【赏析】

  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,苏轼眼中的大自然充满了哲理与深意。

  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,从不同角度看一个事物,往往会有不同的观感和结论。科恩的歌词说:“万物皆有裂痕,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。”从完整性的角度看,裂痕自是一道醒目的疤,但换一个角度,又何尝不是光明的入口呢?横看成岭,侧看为峰。贬谪是放逐,也可以是奇游,就看选择“远近高低”哪个视角了。苏轼的选择是——“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”。

  但智慧不仅在于视角的转换,更在于整体观瞻和超越个人得失的眼光。远近高低,无论怎么转换都仍未跳出身在其中的局限,只得一隅,不见其余。《超然台记》中说:“物非有大小也,自其内而观之,未有不高且大者。彼挟其高大以临我,则我常眩乱反复,如隙中之观斗,又乌知胜负之所在。”因而当我们以天地视角给眼前碎片一个整体的观瞻时,个人命运的起伏就如四季流转、花谢花开,都是自然的,而这才是人生的“真面目”。

  此诗看似浅白,其实渗透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解悟,也融合了在庐山学禅的心得,因而古人说此诗“亦是禅偈,而不露禅偈气”。


056. 夏日绝句﹝李清照﹞

  生当做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  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

【赏析】

  项羽是历史上少有的真霸王,起于微末,终至于横行天下,战无不胜,到生命的最后时刻,还不信自己竟会是弱者,只觉得是时运不济,“天亡我也”!临了,架子不倒,死可以,面子不能栽了——他拒绝登舟过往江东,是不愿让江东父老看到自己英雄末路的颓态,就是死了,也得保持霸王的威势。

  对于项羽最后的抉择,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观感。一千三百年后,一位女子,蓦然回想起项羽临终前的这一幕,劈头赞曰:“生当做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”活着了不得,死也了不起,真可算是西楚霸王的异代知音。这种知赏,不是女词人李清照凭空而来的,而是她身经北宋、南宋之交的乱离,才有的感慨——这一时代多么需要项羽这样宁折不弯的豪杰啊。


057. 三衢道中﹝曾几﹞

  梅子黄时日日晴,小溪泛尽却山行。
  绿阴不减来时路,添得黄鹂四五声。

【赏析】

  江南的梅雨天是令人厌烦的,下起来没完没了,连绵不断。今年梅子黄时,居然日日放晴,实在难得。于是诗人兴致勃勃,前往三衢山中游玩。先乘船沿着一条小溪溯流而上,直到溪水变浅,船不能再往前行,舍船登岸,沿山路继续去往山的更深更高处。

  山中植被茂盛,树木葱茏,虽是炎炎夏日,有树荫遮蔽,走在山道上,一定是凉爽的。诗人对于一路游玩的风景和心情没有明言,而是着眼于返回时的路程,与来时一样的绿树浓荫,比来时更有意趣的是,绿树荫中时不时传出几声清脆悦耳的黄鹂鸣叫。

  人们记游时通常着重写去时路上的景色,对于返程很少再费笔墨,因为这时游兴已尽,身心俱疲。而曾几依然心情愉快,游兴不减,可见三衢山中的景色,实在美丽宜人。


058. 示儿﹝陆游﹞

  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
  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

【赏析】

  死后不论有知无知,生前的世界对死去的人都会失去意义。生前不论富贵显达,还是贫贱卑微,不论是处高位者费尽心机地争权夺利,还是居下位者辛辛苦苦地蝇营狗苟,在死亡面前都显得无足轻重。大概所有的人在面对死亡时都会幡然醒悟吧,放下心中的一切,去往另一个世界。

  陆游在临终前也体悟到了一个“空”字,原来世界上的一切,人生中的种种,都是空幻虚无的,随着生命的终结,都将如过眼云烟,消逝不见。然而唯有一件事是陆游放不下的,那就是国家仍未统一,北方国土仍未收复。这是陆游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信念,即使死亡也无法让它终止。于是留下遗嘱给自己的儿孙:“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”

  南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,陆游逝世,享年八十五岁。临终前写下了这首《示儿》,他念念不忘的,仍然是收复中原,国家一统。这位伟大的诗人,用他的绝笔之作,也用他的一生,诠释了什么叫“爱国”。


059.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﹝陆游﹞

  三万里河东入海,五千仞岳上摩天。
  遗民泪尽胡尘里,南望王师又一年。

【赏析】

  陆游一生都惦念着收复北方沦陷于金人之手的河山,写这诗的时候,已是退居山阴故里的衰翁,仍不能忘怀。

  诗的头两句,一写东西奔流的黄河,一写高耸入云的华山,纵横交错,将壮阔的山河展现在我们的眼前;而这幅包含了黄河和华山的巨大的山川图,正是被金人所占据的北方。那是一片可望而不可即的天地,那里有诗人始终存心的故国人民。

  诗的后两句,妙在转折:从诗人的瞻望,我们知道是陆游极目远眺着北方,而诗人落笔,则从对方写来,北方的人民又一年徒然地盼望南宋的王师——这样的盼望回头数,应该已超过六十年了!这样悬想对方心境的抒写,当然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技巧,但在这首诗里面,诗人这么写,应该还有着一层南北两边人民的心情和愿望相通无碍的意思吧。


060. 四时田园杂兴﹝范成大﹞

  昼出耘田夜绩麻,村庄儿女各当家。
  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。

【赏析】

  这是一幅夏日农村小景。日出男子下田耕耘,夜晚女子在家搓麻织布,男耕女织,正是传统乡村生活的基本劳作,也是它的主旋律。如果这还算是平常,三、四句则别开生面,写孩子尚小,耕织之类活计自非他们所能为,但也学着在桑树之下种瓜,充满了天真稚趣。

  《四时田园杂兴》是范成大所作的抒写春夏秋冬四季田园乡村生活的组诗,素朴简淡,真切直接。这首诗,自然属于夏日部分。


061. 四时田园杂兴﹝范成大﹞

  梅子金黄杏子肥,麦花雪白菜花稀。
  日长篱落无人过,唯有蜻蜓蛱蝶飞。

【赏析】

  这一首诗也在“夏日田园杂兴”的一组诗之中。如果说前一首勾勒的画面之中,人是主角,这一首则可谓无人之境。

  我们满眼看到的是梅子、杏子、麦花、菜花,看到的是金黄、雪白的缤纷色泽,夏天的热闹和生机,就在这色泽和花果之上。然而,人的身影却在扫过的镜头里缺席:夏天长长的日影下,只有蜻蜓和蝴蝶傍着篱笆翻飞而过。或许会问:人都去哪儿了?大概在田地里忙碌吧。

  细细体味,静静的村落,在通常喧闹的夏天里,真是一处别有意趣的所在啊。


062. 小池﹝杨万里﹞

  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阴照水爱晴柔。
  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
【赏析】

  一幅非常可爱的画面。

  画面的中心是一个小池,小池中一眼泉水,清澈平静的水面,池边树投下一片树阴。池中有荷叶荷花,一朵荷花的花苞刚刚冒出水面,还未开放,一只蜻蜓已停在上面。

  诗人没有出现在画面里,可是他对这方景物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。“惜细流”的、“爱晴柔”的,都是诗人。发现立在小荷上的蜻蜓,诗人更是欣喜不已。他把他的情感投射到这些景物中,景物之间,景物与诗人之间,建立起了融洽亲密的联系。

  诗人给我们呈现的,不单单是一个小池,更是一个有情的世界。


063.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﹝杨万里﹞

  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
  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

【赏析】

  净慈寺在西湖南岸,走出净慈寺,就能看到西湖,看到贯穿西湖南北的苏堤白堤,看到对岸的孤山北山,稍微侧下头,就能看到同在西湖南岸的雷峰塔。诗人没有写这些景色,不是它们不美,而是它们一年四季永远都在那里。这个六月夏日的清晨,诗人走出净慈寺,抬眼看到西湖时,占据他视野的是湖中挨挨挤挤向远处绵延伸展的莲叶,和一朵朵挺出水面盛开的荷花,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,朵朵荷花显得别样红艳。

 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,在六月的夏日清晨,有别样的美丽。弥望的莲叶的碧绿,无数的荷花的红艳,让诗人目不暇给,目光实在没有空暇再去关照别的景物了,尽管也是极美的。


064. 春日﹝朱熹﹞

  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。
  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

【赏析】

  这首诗极易被误认为一首游春的诗,因为它的确写出了春光的绚烂、赏春的愉快心情,与任何吟咏春光的诗作相比,它都不失为是一篇佳作。

  然而它并非实际写景之作,这从“泗水滨”三字即可读出。泗水在现在的山东,据说孔子曾讲学于洙、泗之间,故而后人以“洙泗之学”称孔子之学。朱熹在这里说自己“寻芳泗水滨”,其实是指自己游于圣人之门,求学问道于儒学;心有所悟后,再重新打量这个世界,所见就与以前有了不同:“无边光景一时新。”一旦证悟,就会发现圣人之道并不是什么玄奥高深的东西,只要你体悟到了,便能从世间的万事万物中都看出儒家之道、万物之理。悟道后的愉快、喜悦、安详的心情,和信步春光中轻风拂面、百花盛开的感觉,一般无二。


065. 观书有感﹝朱熹﹞

  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
  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
【赏析】

  半亩方塘如一面镜子,可见塘中之水清澈平静。半亩方塘虽小,却能涵括天光云影;塘水虽然平静,却有天光云影在其中“共徘徊”,静中有动,整个方塘都是活泼泼的。为什么方塘能如此清澈呢?原来它有活水不断流入。如果是一塘死水,很快就会变得污浊恶臭了。

  “半亩方塘”就是人的方寸之地,也就是心。“天光云影”就是宇宙间的森罗万象,能够现于人心。可是人心如何才能清楚有序地把握森罗万象,特别是察考推究出其背后之理呢?这就需要读书,不断地吸收、借鉴别人的知识、思想和智慧。

  黄庭坚曾说:三日不读书,便觉言语无味,面目可憎。这说的是不读书的坏处。而朱熹这首《观书有感》则说的是读书的好处,读书可使自己心地清明。


066. 题临安邸﹝林升﹞

  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?
  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。

【赏析】

  杭州在北宋时就已被词人赞为“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”,“市列珠玑,户盈罗绮,竞豪奢”,其富庶繁华为其他城市所不及。宋室南渡,宋高宗将杭州改名临安,成为南宋事实上的都城。名虽曰“临安”,实际上打定了偏安的主意。上自皇帝贵臣,下至富室豪家,或在杭州城内,或在西湖边上,纷纷营建殿阁楼台,甲第宅邸。杭州的繁华,倍于从前。然而这样的繁华,危如累卵,沦陷的国土尚未收复,北方外敌入侵的威胁从未消除。所有的人都在追逐醉生梦死的生活,杭州做了安乐窝,西湖成了销金窟。

  诗人怀着极大的忧虑,看着西湖边上的道道青山、重重楼阁,看着达官显宦们日日饮宴、夜夜笙歌,看着西湖边游人在暖风中陶醉于湖山美景。诗人不由沉痛地发问:你们什么时候才能从醉生梦死的生活中清醒过来?你们真的把杭州当作汴州了吗?

  “直把杭州作汴州”一句犹有意味。一层意思是对“游人”的劈头发问,你们不思恢复,忘了真正的都城汴州还被金人占领着。更深一层的意思,则是警告“游人”:若只知歌舞作乐,追求豪奢,终将有一天,眼前的楼台歌舞,尽数化为灰烬。诗人的警告可谓沉痛悲愤,可惜无人理会,直到蒙古人兵临城下,南宋朝廷覆灭。汴州陷落的历史,在杭州重演。


067. 游园不值﹝叶绍翁﹞

  应怜屐齿印苍苔,小扣柴扉久不开。
  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

【赏析】

  访友不遇,却被诗人写得温柔多情、诗意盎然。

  春日里,诗人出门访友。一路春光融融,暖风熏人醉,温柔摇漾。走到友人家门口,薄薄的苍苔上有串屐痕,是主人出门时留下的吗?诗人没想主人不在,倒疼惜起柔嫩的苍苔来。春意如此美好,主人应该多加怜惜啊。于是诗人轻轻地叩柴门,像怕惊扰了这宁静的春色。只是叩了很久,也无人应门。

  白跑一趟,失落总是有的。但对世界温柔以待的人总能发现惊喜与美好。此行没遇上主人,但满园的春色可是想我去看它们的,对苍苔都有“怜”意的人一定会惊叹于这满园的春色吧。于是它们在门后蓄势勃发,不安分地伸出一枝热烈的红杏,来与我打个热情的照面。主人无情,花草有意,春色的蓬勃、涌动、饱满与热情像是回应我对苍苔的“怜”惜。此行“不值”主人,却“值”了这满园春色的心意,诗人的惊喜之情油然而生。一枝红杏的优雅热情,红绿搭配的明快鲜艳,以少胜多的无尽想象,都让诗人兴致盎然。失落而惊喜的心理变化,更为诗歌带来跳脱的意趣。而这惊喜本身不正源于诗人心中对春色温柔的爱怜吗?


068. 乡村四月﹝翁卷﹞

  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
  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

【赏析】

  春夏之际四月乡村的景象,寥寥数笔,勾勒殆尽。

  首先当然是环境:绿的是山野,白的是河川(如果结合下文的“插田”,或许也包括了南方水田的水面吧),这是色;子规时或的啼鸣,这是声;雨如烟,则是典型的南方的细雨,不大,但密,风吹过,如烟如幕地飘动,写出的是动态。

  如此美妙的景色,能悠闲欣赏的人,怕只有诗人。那些农人则料理桑蚕,下田插秧,忙个不迭。至少,在写下诗句的时刻,诗人是繁忙生活的旁观者,诗产生在抽离的瞬间。


069. 墨梅﹝王冕﹞

  我家洗砚池头树,朵朵花开淡墨痕。
  不要人夸颜色好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

【赏析】

  全诗浅白,却自有高格,不媚俗的清华充满天地。

  “新城之上,有池洼然而方以长,曰王羲之之墨池者……羲之尝慕张芝,临池学书,池水尽黑。”“我家”原来语带双关,不仅指自家,还映带了书圣王羲之。墨池虽在江西临川,但王羲之是会稽人,与王冕所在的诸暨不远,且两人同姓,故王冕亲切地称之“我家”。在向本家先贤致敬的同时,王冕恐怕也有隐隐自比的意味。书圣以字扬名,同样勤勉且志存高远的自己能否以墨梅名垂千古呢?

  答案是肯定的,这首题画诗的原作《墨梅图》已是中国艺术中的瑰宝。画面中一枝梅花横出,枝干劲挺,花朵秀雅清拔,自有一种超逸沉着的美,正合诗中一个“淡”字。不是平淡、寡淡,而是不阿世、不媚俗的清淡,是诗人人格的寄托。时值元末,王冕对天下纷乱洞若观火,而拒绝元人荐官。他不求当世之名,而将一腔济世之志化为清白简傲的梅花,寄托于未来,末句的“留”字正展现了诗人志向所在。“越有狂生,当天大雪,赤足上潜岳峰,四顾大呼曰:‘遍天地间皆白玉合成,使人心胆澄澈,便欲仙去。’及入城,戴大帽如簁,穿曳地袍翩翩行,两袂轩翥,哗笑溢市中。”天地大雪中澄澈高洁的是梅花,更是诗人自己。


070. 石灰吟﹝于谦﹞

  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
  粉骨碎身全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

【赏析】

 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。只是作为有所寄托有所寓意的“石灰”,在传统文人看来,实难登大雅之堂。然而经于谦点染,“石灰”的气节比之于松、竹、梅等竟毫不逊色。

  石灰是由石灰石经高温煅烧而成。为了得到石灰,人们首先要到山中采挖石灰石,然后这些石灰石被敲碎,放入窑中经一千度左右的高温烧制。从这样一个石灰烧制的过程中,于谦看到了仁人志士无所畏惧的凛然气节和崇高精神,他们经受了“千锤万击”“烈火焚烧”的考验,即使“粉骨碎身”,也要坚持道德原则。

  诗歌的情感极为激烈、坚定,是对一种理想人格的赞美,也是诗人自己的追求和自喻。


071. 竹石﹝郑燮﹞

  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  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!

【赏析】

  郑燮,以郑板桥这个名字更被人熟知,是清代著名画家和诗人。这首《竹石》便是他自己画作《竹石图》上的题画诗。

  青青翠竹,笔直挺拔,有节而虚心,自古就被赋予了高洁清雅的品德。苏轼曾有诗表达对竹的喜爱:“可使食无肉,不可使居无竹。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”郑燮这首诗中的竹又不同于普通之竹,它长在岩石缝隙里,生存环境十分险恶,可是它“咬定青山”,立根十分坚实。在它生长过程中,经受着狂风从不同方向的冲击,却始终刚强不屈。

  一个人,也应具有如竹一样的品质,立根坚实,不畏磨难,顽强向上,傲然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挫折困苦!


072. 所见﹝袁枚﹞

  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。
  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

【赏析】

  骑着黄牛的牧童,无所顾忌地放声高歌,不说响遏行云,至少已回荡在道旁的那些树之间了。“忽然”—— 诗不是平常,而是异常,讲究变化——牧童收住了歌声,一时间我们只能听到蝉的鸣叫。不是蝉的叫声胜过牧童的歌声,是牧童想要捕蝉;要捕蝉,你就得安静下来,不能惊到蝉——放低自己,未必是退缩,而是欲擒故纵。

  短短的小诗,却包含着跌宕变化,包含着真实的经验和道理。


073. 村居﹝高鼎﹞

  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
  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

【赏析】

  春天的“草长莺飞”,并不是诗人的创造,南朝丘迟的名篇《与陈伯之书》里有曰“暮春三月,江南草长,杂花生树,群莺乱飞”,这首诗不过是约简名句而得。“拂堤杨柳”也是无数诗人写过的,要说特别之处,就在一个“醉”字上,杨柳在春天润泽的气氛中,仿佛微醺般摇曳,可谓生动。但春色中的孩子一点儿也不迷醉,放学回来之后,抓紧时机赶快去放风筝玩儿,这对他们是天大的事吧?


074. 己亥杂诗﹝龚自珍﹞

  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
  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

  (过镇江,见赛玉皇及风神、雷神者,祷祠万数。道士乞撰青词。)

【赏析】

  一个社会最珍贵的是什么?活力!

  1839年,中国正值鸦片战争前夕,诗人龚自珍敏锐地嗅到这个古老国家弥漫着的腐朽气息。到处是逢迎、卑弱、无趣、刻板,功利之徒只求媚上而不欲真理,正道直行、实事求是、耿介直言之人反受排挤。如果国家录取的尽是这等人,国家何以富强,何由昌盛?

  诗人路经镇江时,恰逢当地百姓为祈雨举行声势浩大的迎神赛会,迎接玉皇、风神和雷神,道士请他写斋醮仪式上献给“天神”的诗(用朱笔写于青藤纸上,故称青词)。“生气”的缺乏使诗人痛心疾首,却又无计可施,只能借青词,一浇心中块垒,渴盼着风雷洪涛般的改革来唤醒社会的勃勃生气。

  心怀苍生的诗人希望风神、雷神两位神灵施威,打破死气沉沉,使整个大地出现风雷激荡的生气。后两句则向玉皇大帝祷告:劝您重新打起精神,不拘一格选拔真正有志向有本领的人才,让他们降生人间,为这个古老国家开创生气盎然的新局面。

  全诗简短,却发自肺腑,至情至性。孰知风雷正在酝酿。1841年诗人过世,中国开始屈辱峥嵘的近代历史进程,这大风雷激荡了百余年。


075. 关雎﹝《诗经·周南》﹞

  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  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
  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
  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
  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窈窕淑女,钟鼓乐之。

【赏析】

  《关雎》是《诗经》的第一首诗,传统之中,它的地位始终非常之崇高。不过,回到诗歌本身的话,其实也就是一首情诗,抒写的是人们最为基本的情感,追求、挫折、悲愁、快乐。

  故事发生在水边,水是生命之源,也是许多人类情感之所系,就以爱情而言,也是如此,比如“我住长江头,君住长江尾,日日思君不见君,共饮一江水”(李之仪《卜算子》),都隔了十万八千里了,水还是勾连双方情感的媒介;好玩儿的是,水也可以是阻隔爱情的障碍,比如“河汉清且浅,相去复几许!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”(《古诗十九首·迢迢牵牛星》),天上的仙人也会被水难住,好像他们都是不会飞的!

  这首诗里反复出现的,一个是“荇菜”,它倒真是生长、漂浮在水中的,但这不是“君子”真正感兴趣的;“君子”念兹在兹的是“窈窕淑女”—— “窈窕”是形体美,“淑”是品行好,总之“窈窕淑女”就是内外兼修的女子。这样的女子,自然是男子都会爱吧?

  爱一个女子,是一回事;得到一个女子的爱,完全是另一回事。如果你爱,就得到爱,那位女子还能算高贵超凡吗?只有难以得到,乃至得不到,那才算轰轰烈烈的爱情。诗中的这位君子,差不多就经历着这样的一场恋爱,“求之不得”,非常烦恼,非常痛苦,醒着也不是,睡着也不是,怕是一直处于似醒非醒,似睡非睡,晨昏颠倒,半梦半醒的状态之中了。诗的最后,“琴瑟”“钟鼓”齐鸣,似乎是最终获得了“窈窕淑女”的回馈,得偿所愿,从此王子、公主(想一想,能琴瑟、钟鼓这样大张旗鼓地显派的,肯定不是普通人啊)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;不过,另外有一种诠释,是说诗歌最后的“琴瑟友之”“钟鼓乐之”都是“君子”设想的美妙场景,不是实况——回头联系到此前这位“君子”处于恋爱的晕头转向、神不守舍的境况之中,这后一种解释倒有更大的合理性。


076. 蒹葭﹝《诗经·秦风》﹞

  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
  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
  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
  溯洄从之,道阻且跻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。
  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
  溯洄从之,道阻且右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沚。

【赏析】

  这是一个梦幻的画面。凄冷秋天的清晨,太阳尚未升起,河边芦苇茫茫,苇叶上凝结着浓重的露珠,诗中的主人公来到河边,向着对岸望去,似乎看到了一个身影。他竭尽全力,要过河到对岸那人的身边去。但不论怎样努力,都无法渡过眼前这条河。对岸那人,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。

  诗采用《诗经》中常见的重章叠唱手法,三章的文字、句式、内容基本相同,只在每章相对应几处的个别词语上略有改动。但正是这几处改动,使诗的情感更加微妙深婉。露水从“为霜”到“未晞”再到“未已”,暗示了时间的推移。道路从“阻且长”到“阻且跻”再到“阻且右”,越来越难行走,可见追寻者为靠近伊人身边所付出的艰辛努力。而宛在“水中央”“水中坻”“水中沚”的喟叹,暗示了伊人的身影似乎越来越缥缈。

  人生之中,总会遇到某些美好的事物,是心中渴求却又可望不可即的,曾经执着地追寻,却终究没有结果,成为令人惆怅的记忆。由此角度来理会,这首诗便具有了更广泛的象征意义。


077. 十五从军征﹝汉乐府﹞

  十五从军征,八十始得归。
  道逢乡里人:“家中有阿谁?”
  “遥看是君家,松柏冢累累。”
  兔从狗窦入,雉从梁上飞,
  中庭生旅谷,井上生旅葵。
  舂谷持作饭,采葵持作羹。
  羹饭一时熟,不知贻阿谁。
  出门东向看,泪落沾我衣。

【赏析】

  古代的农耕社会,安土重迁,人们通常不会远离故乡,漂泊四方。但是如果遇上为国戍边或出征,那对许多人而言,离乡背土便成为一种常态的经验了。诗歌中对此的表现,可谓自古而然,《采薇》即是最早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的名篇,出征与返家,在那时候已成为一种基本的文学表现程式: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”从军者的去和来,应和着季节的轮转,引发深切的感慨。

  由上面的背景来看这首汉乐府,在基本主题上并无新异之处,只是它拥有对于这样的生活经验更具体和切实的表现。与《诗经》时代的《采薇》相比,不是仅仅季节的变化,更有“十五从军征”到“八十始得归”之间漫长的岁月(当然我们未必需要认定这之间有六十五个年头,“十五”“八十”大概都是约数)所造成的实实在在的天旋地转:当年居住的家园,如今是松柏环绕的坟冢,杂草丛生,野兔、野鸡代替了家人邻居出没。悲伤的情绪且等一等,我们看到归家的老翁烧熟了羹饭,却不再有可以共享的亲人,这最后的一击,催下了饱经沧桑的老人的泪水——这不是视野中的环境显示你是孤独的,你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行为,从此也是彻底的独单一人的了。


078. 观沧海﹝曹操﹞

  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
  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
  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
  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
  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
  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
  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
【赏析】

  曹操是三国时期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英雄。他也这样自视。他曾对刘备说过:“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。”《三国演义》把这句话敷衍成一段“青梅煮酒论英雄”的故事,还让曹操对什么是英雄发表了一番议论:“夫英雄者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者也。”虽是小说家言,但这段话非常契合曹操的胸襟与气度。《观沧海》透露的是同样的胸襟和气度。

  诗人登上碣石山,看到无比广阔的大海。海中有岛,岛上有山,山的高耸巍峨更显海的阔大。当秋风吹起,海中汹涌起巨大的波涛。这是眼前的实景,已经足够让人震撼了。然而诗人并未就此打住,他仿佛还看到日月星辰都在大海中起落运行。这虽是虚写,是诗人的想象,但实实在在展现了诗人比海更为阔大的胸襟。


079. 饮酒﹝陶渊明﹞

  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
  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
  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  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
  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
【赏析】

  结庐在人境,却无世俗喧扰,如何能做到?心远地自偏。内心远离,便没有了纠缠。在精神世界中自我净化,能改变客观世界对自己的影响,处处发现生活的乐趣。

  我们常被教导事物及其相关意义,但随着阅历的增长,我们突然发现意义的赋予源自内心:生病让人烦恼,但“因病得闲殊不恶”;雨天让人惆怅,然而“山色空蒙雨亦奇”。这时,我们突然感到了自由!“心远地自偏”是陶渊明发现的人间至理。如果心灵已然挣脱日常的束缚,那么凡俗的喧嚣就自然安静下来,人境亦如山间。

  在这样的心境下,篱下采菊,抬头见山,烟岚从山间腾出,被夕阳染成金色,飞鸟结伴还林。这恬然忘机的景致抚慰心灵,让人松弛,又仿佛得到了一些启示。至于究竟是什么,物我合冥的乐趣岂能言传?自己去山间深林领会吧。


080. 木兰辞﹝北朝乐府﹞

  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不闻机杼声,唯闻女叹息。

  问女何所思,问女何所忆。女亦无所思,女亦无所忆。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,军书十二卷,卷卷有爷名。阿爷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,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

  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旦辞爷娘去,暮宿黄河边。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。旦辞黄河去,暮至黑山头。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。

  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归来见天子,天子坐明堂。策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。可汗问所欲,木兰不用尚书郎,愿驰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

  爷娘闻女来,出郭相扶将;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;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开我东阁门,坐我西阁床。脱我战时袍,著我旧时裳。当窗理云鬓,对镜帖花黄。出门看火伴,火伴皆惊忙。同行十二年,不知木兰是女郎。

  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;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

【赏析】

  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,绵延久长。它的出现,有特定的历史背景:南北朝时,北方先后出现了北魏、西魏、东魏、北周、北齐诸政权,多由鲜卑人建立,由此现存北朝民歌中不乏表现尚武精神的作品,如“新买五尺刀,悬着中梁柱。一日三摩挲,剧于十五女”,如“七尺大刀奋如湍,丈八蛇矛左右盘,十荡十决无当前”。《木兰诗》就产生于这样一个时代环境中,但讲述木兰女扮男装,代父从军,却不见对尚武精神的推崇,反而把重点放在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木兰的女儿情态的描写上。

  木兰从军的原因,不是木兰自己尚武好强,渴望建功立业,而是由于父亲被国家征发,家中别无成年男丁,木兰才毅然挺身而出,代父从军。而十二年的戎马生涯,木兰必然经历了无数次血战,九死一生,可是在诗中却只用“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”几句就概括了,并未渲染木兰的战场厮杀和战功卓著。当战争结束,天子赏赐时,诗歌也没有铺陈战功带来的荣耀和功名富贵。

  诗的开篇写木兰纺织,这是一幅很日常的图景,在和平时期,纺织是一个女子承担的基本的劳作。当战争结束,木兰谢绝了所有赏赐,一心只想回家,回到亲人身边,回到和平的日常生活。当木兰回到家乡,诗歌浓墨重彩地渲染了木兰父母姊弟迎接木兰归家的兴奋与快乐,展现出了浓郁的亲情。

  木兰当然是英勇的。一旦决定了代父从军,就奔波于东西南北市采购装备;奔赴前线,行军神速;经历了长期艰苦的战斗生活,终于胜利归来。但这一切并非以此来证明如后世戏曲中所唱的“谁说女子不如男”,战争也没有使她异化。诗中写木兰对父母的爱,不仅体现在代父从军。行军途中的“不闻爷娘唤女声”,正是写出她心中对父母的思念。战争一结束,首先想到的是“送儿还故乡”,回家见父母。诗中对木兰着力表现的,还有木兰的女儿情态。回到家的木兰,“开我东阁门,坐我西阁床。脱我战时袍,著我旧时裳。当窗理云鬓,对镜帖花黄”,写出了木兰终于恢复女儿装扮、重现女儿身份的喜悦。

  全诗的最后充满戏剧性和喜剧性:和木兰同行十二年的伙伴们此时才发现木兰的女儿身份。结尾四句既可理解为木兰对伙伴的回答,也可理解为诗歌的叙述者代为解释,用双兔一起奔跑让人难以辨别雌雄的现象,比喻木兰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真实身份。不论哪种理解,都为木兰增添了一种俏皮的性格。

  也许可以这么说,木兰代父从军的英勇使她成为了文学史上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,而她的种种女儿情态,使她千百年来被后世读者亲切地接受和喜爱。


081.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﹝王勃﹞

  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。
  与君离别意,同是宦游人。
  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
  无为在歧路,儿女共沾巾。

【赏析】

  悲伤,历来是离别诗的题中应有之义。王勃此诗却一反常规,为人送行,反而声称:分别之际,无须悲伤。

  我们已经不知道杜少府是何人了,从官衔看,少府在唐代是对县尉的通称,杜少府也许正处在仕途起步阶段,也许像王勃一样年轻。他们在长安分别,杜少府将前往蜀中任职,这中间隔了一重重山一道道水,路途遥远。转身后,杜少府将面对的是长途跋涉的艰苦,独在异乡的孤独,不知何时才会返回都城,才会与分别的友人再聚。怎能不悲伤呢?

  王勃并非不近人情。他同样有应该悲伤的理由,不仅仅是因为与朋友的分别。此一刻,虽然杜少府是远行者,他是送行者,但他和杜少府一样,也是远离家乡的宦游人。同样的宦游他乡,在蜀中和在长安有什么区别呢?但王勃拒绝悲伤,他用少年人的豪情,对未来命运的坚定自信,发出了朗吟: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

  是的,真挚的友情可以超越时间,跨越空间,陪你度过孤独的岁月。放达的胸襟可以消解悲伤,化解迷茫,让你在人生路上昂扬前行。


082. 登幽州台歌﹝陈子昂﹞

  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

【赏析】

  阒其无人的旷野上,一个人兀立在天地之中。

  幽州台曾经群星璀璨,勃发有力的豪杰们创造了一个个辉煌的时代。然而,他不曾遇见。未来也将会有光明俊伟的时代光照后人。但那时他已死去。深刻的不遇之感汹涌而来。举首望向苍穹,天地茫茫,巨大的时空中只有他孤独一人,悲怆的眼泪流淌下来。

  这伟大的孤独者正是陈子昂。他生逢女主武则天时期,积极用世,言多且直,不愿逢迎。万岁通天元年(696)陈子昂自请从军,跟随武攸宜去北方与契丹作战,未得信用,坎坷落魄。他于是登幽州台而作此歌。幽州台曾是燕昭王堆积黄金礼遇乐毅、郭隗等贤才之所,是礼贤下士的圣明君主的象征。在此发古之幽思,不由悲从中来。

  先驱者的孤独不仅在政治上,在文学上陈子昂也是开风气之先。他对初唐过于讲究形式的诗风不满,主张步追建安、正始,注重诗中感发的情意、深刻的寄托。这对后来的盛唐文学影响很大。韩愈曾说:“国朝盛文章,子昂始高蹈。”可惜如此胸怀大志的人终究没有遇上政治开明的盛世。他辞官回到家乡梓州后,武攸宜、武三思买通梓州县令诬陷陈子昂,以“莫须有”之名将他下狱迫害致死。

  但他对时代的一片拳拳真挚之意和悲壮的孤独最终留了下来。无数后人为之深深感动,并传诵千年。


083. 次北固山下﹝王湾﹞

  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。
  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
  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
  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。

【赏析】

  王湾是洛阳人,见惯了汹涌湍猛、泥沙俱下的黄河急流,当他来到南方,在长江上乘船而行,看到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景象。北固山位于现在的江苏镇江,此处已是长江下游,水面开阔,水流平缓,山青水绿,放眼望去,赏心悦目。尤其在涨潮之时,水位上升,江面更为广阔。江风吹来,船帆高挂,风力和风向都恰到好处,既没有大到在江中掀起波浪,又足够使船帆展开,助船前行。当船到达北固山,诗人在船上又迎来了新的一天。看着夜色渐渐退去,太阳从江上冉冉升起,新的一天开始了。此时已是暮冬岁末,毕竟是到江南了,不像北方那样寒冷,也不像北方的冬天那样山川毫无绿意,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。而想到现在已是岁暮,也让诗人想到自己已离家太久,应该写封信寄回家中了。

  “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”是千古传诵的名句,在当时就已脍炙人口。据说宰相张说曾将这一句亲手题于政事堂上。这一联写景,气象阔大,已是难得;但它又不仅仅写景:太阳从暗夜中诞生,又驱走了暗夜;春天的气息侵入了岁暮寒冬,很快就会取代冬天,而新的一年也将到来。从这一联描述的景象中,我们看到了新旧交替,看到了新事物的强大的生命力,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无可阻挡的趋势,也感受到了面向新事物的欣喜。

  从整体上来看,这首诗是一首行旅诗,写旅途中所见之景,表达思乡之情,在唐诗中颇为多见。但“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”这一句却使这首诗在佳作如繁星的唐诗中都显得熠熠生辉。不论王湾自己是否意识到了,这一句诗在阔大的景象中,的确还蕴含了一种更普遍的哲理,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的精神面貌。


084. 使至塞上﹝王维﹞

  单车欲问边,属国过居延。
  征蓬出汉塞,归雁入胡天。
  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
  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。

【赏析】

  向西,再向西……一驾马车驱驰在莽莽大漠上。空旷悠远的天地之间,马车就像一蓬随风飘荡的枯草,是如此微小。从马车中四望,荒无人烟的大漠上,看不到城镇村落,也看不到行旅商客。但马车中的人,心境平和,面容安详。

  马车中坐着的,是王维。这一年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(737),正处在唐王朝国力最鼎盛的时期,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大胜吐蕃,王维奉旨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前往宣慰。自从开国以来,唐王朝在开疆拓土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,国土的疆界不断地向北、向西推移,到唐玄宗时,唐王朝已经成为一个空前辽阔的帝国,大大超越了中原政权控制的传统的势力范围。马车驱驰而过的这片土地,在人们的观念中仍被认为是“塞上”—— 边塞之外,现在已纳入唐王朝的领土。所以王维并不感到陌生与担心,也不觉得荒凉与凄寒。相反,他被这塞上的景象所吸引:远处一道报平安的狼烟直直地升入天空,地面上一条长河蜿蜒流淌,浑圆的落日横亘在地平线上。这壮丽的景象让王维感到温暖安定。当然,安定感首先来自国力的强盛和前方将士取得的一次次胜利:“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。”

  作为宣慰使者,王维代表了朝廷;作为诗人,王维发出了盛唐之音。尽管王维在后世被视为山水田园诗的圣手,但这首《使至塞上》,毋庸置疑可以跻身于最杰出的边塞诗之列。


085.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﹝李白﹞

  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龙标过五溪。
  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风直到夜郎西。

【赏析】

  最温暖的友情,就是当你跌落至人生的低谷、陷于困穷悲愁的时候,朋友还在关心着你,和你一起度过黯淡的日子。

  王昌龄获罪贬官并被发配到荒蛮遥远的龙标县任职的消息,是王昌龄将要到达贬所时,李白才听说的。暮春时节,柳絮飘零,杜鹃悲啼,王昌龄在贬谪路上所见的景色,李白能想象到。去国怀乡,忧谗畏讥,王昌龄一路上悲愁的心情,李白能体会到。相隔遥远,李白无法赶到王昌龄身边,去安慰和陪伴王昌龄。但他的关切和同情,却是空间所不能阻隔的。就像夜晚天上高悬的明月一样,不论王昌龄走到哪里,只要一抬头,就能看到。夜月的纯净明亮,就像他对王昌龄的友情;月色的悠远无边,就像他为王昌龄的不幸产生的愁绪。他把他的关切和同情,写进诗中,寄给王昌龄。

  当王昌龄读到李白这首诗,在夜晚再看到月亮时,一定会觉得分外亲切,心中也一定会感到分外温暖吧。


086. 行路难﹝李白﹞

  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馐直万钱。
  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
  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
  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
  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?
  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
【赏析】

  《蜀道难》强调路之难,《行路难》则侧重心之艰。

  “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。”美酒佳肴摆满餐桌,正是“会须一饮三百杯”的豪兴时刻,诗人却放下端起的酒杯,扔下手中碗筷,一任胸中块垒推成波澜,拔剑而起,四顾茫然。停、投、拔、顾,四个连续动作表现了他内心的激荡,连美酒佳肴都无法安抚。他抚剑吟啸,雄心万里,眼前却是一片空茫,无处挥剑。现实世界处处挫败,使他被忧患笼罩,“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”。

  那就安心归隐垂钓吧,李白自谓“吾亦澹荡人,拂衣可同调”。功成名就,拂衣远行,鲁仲连一般的潇洒正是李白心中的理想。但“深藏功与名”是在功成名就以后,竖子无所成名,潇洒何由而来?心中不甘再度涌起,“忽复乘舟梦日边”,传说伊尹见商汤前曾梦见舟过日月之边。也许眼前的空茫正是黎明前的暗夜,当下的低回正是明主知遇的序幕?“何以慰我怀,赖古多此贤。”姜太公和伊尹的际遇给人很多安慰,但回到现实,我的明主安在?“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?”疾风骤雨般的愁闷扑面而来,悲感至极,李白竟豪语出之,深重的压抑反逼出了他的最强音: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!”促迫中的精神越趋高昂,强健的主体意志发而扬之,这就是李白。


087. 黄鹤楼﹝崔颢﹞

  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
  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  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  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
【赏析】

  黄鹤为仙界飞鸟,其名兼有黄的苍茫与鹤之高洁。《南齐书·州郡志》载仙人王子安曾驾黄鹤过此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则称仙人费文祎乘黄鹤登仙,曾休憩于此,故名。黄鹤既为仙鸟,楼亦因仙人得名,“仙”乃为楼之精魂。然而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”,仙人潇洒飞逝,唯楼空矗江畔。过了千年,黄鹤却未曾飞回。千年的等待中,白云翻腾变幻。时光从不知何时的古代流转到了眼前的盛唐。

  镜头追慕仙鹤远去,然后转回空落兀自峻拔的黄鹤楼。白云苍狗,日月变幻千年以后,黄鹤楼上伫立了一个志气高远却落拓无依的诗人,他极目远眺,景色一片鲜丽。晴日映照长江,江畔古树历历可见。芳草青绿蓬勃,蔓生在狂生埋骨的鹦鹉洲。鹦鹉洲给人鲜艳的画面感,却因狂士祢衡不遇被杀而使人心中落落。此时暮色袭来,黄鹤何时能返回栖止的黄鹤楼,我又何时回归无忧无惧的家乡?暮霭沉沉,烟波浩渺,最后以“愁”字锁结全诗。

  开篇茫茫而后历历,终归于茫茫。历历反似一场昙花一现的幻梦,清晰得有点不真实。空落感弥漫了全诗,然而时空变幻、楼之峻拔、江景的鲜明与浩渺都使仙事与人事在意境上融为一体,使空落显出超迥和浑成的气象。


088. 望岳﹝杜甫﹞

  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
  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
  荡胸生曾云,决眦入归鸟。
  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
【赏析】

  登山之所以能让人产生豪情万丈的感受,正是因为山顶与山底视角的区别,站在山顶上,平时觉得高大甚至需要仰望的景色,都会变得平凡甚至渺小,有过这种经历以后再来看世事的轻重大小,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。

  杜甫描写泰山,也是尽力体现视角变化带来的不同:站在山上向下望去,原先广袤无垠的齐鲁大地上春色尽收眼底;原先无远弗届的阳光被高大的山体阻挡,将山北山南分成了阴阳两个世界;原先飘荡在天上的白云如今徘徊于胸口,原先需要仰望的飞鸟如今睁眼平视就能看见;原先巍峨的群山在泰山顶上望去显得异常矮小。在这一系列的对比中,泰山的高峻神秀和登山后雄心壮志勃然而兴的感受便跃然纸上了。

  杜甫曾经游览过五岳中的泰山、华山和衡山,各写了一首《望岳》,分别描写三座名山的高大、险怪和深幽,三首诗中,这首登临泰山的作品最为著名,就是因为它向读者生动传递了这种视角转换带来的不同心情。


089. 春望﹝杜甫﹞

  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  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  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  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【赏析】

  安史之乱中,杜甫是一个小人物。叛军在路上俘虏他后,仅仅是把他带到长安,既没有授予他伪职,也没有囚禁他——他们完全忽略了杜甫。但是杜甫的心中却装着天下。即使在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中,他也仍然记录着那个时代。从国家的灾难,到普通人在乱离中的遭遇,他真实地记录下那段历史,并发出了那个时代最沉痛的声音。

  《春望》便是作于失陷后的长安城中。杜甫曾在安史之乱前寓居长安十年,见证了盛唐的繁华。可是如今的长安城,已是满目荒凉。城池残破,人民或死亡或逃亡,曾经人烟繁盛的都城现在却荒草丛生。今昔对比,不由得不叫人“溅泪”“惊心”。战争仍在进行,和家人被阻隔在两地,消息断绝,战乱之中更加担心家人的安危,这时候如果能知道他们平安的消息,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的。忧国念家,让被困长安的杜甫心中伤痛,愁肠百结。

  《春望》从“望”写起,站在残破的长安城中,远望近瞻,从山河远景,到身边花鸟,再到自身,无不触目惊心。而国家的危难,家庭的离散,和个体的遭遇息息相关。没有国哪有家,没有国和家的安定,哪有个人的幸福。杜甫的伟大之处,就在于从不以集体的名义取消个体的价值和情感,也从不仅仅囿于小我的悲欢,忽略对集体的关注和责任感。在他那里,在这首诗中,个人、家庭的命运是与国家连为一体的。


090.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﹝杜甫﹞

  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
  茅飞渡江洒江郊,高者挂罥长林梢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
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,忍能对面为盗贼。
  公然抱茅入竹去,唇焦口燥呼不得,归来倚杖自叹息。
  俄顷风定云墨色,秋天漠漠向昏黑。
  布衾多年冷似铁,骄儿恶卧踏里裂。
  床头屋漏无干处,雨脚如麻未断绝。
  自经丧乱少睡眠,长夜沾湿何由彻!
  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!
  呜呼!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

【赏析】

  很可能由于成都城中官员的变动,原来向杜甫“供禄米”的故人离职,而后来给予杜甫更大资助的严武尚未到来,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一度陷入贫困境地。这在他此时期的一些诗中多有体现,如“厚禄故人书断绝,恒饥稚子色凄凉”“百年已过半,秋至转饥寒”等,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。

  杜甫在浣花溪所建草堂的屋顶是由成束的茅草层层苫盖而成,大风吹来,掀起一束束茅草,吹得七零八落,有的挂在高高的树枝上,有的沉落在水塘中。一部分飘落在地上,可以捡拾回来的,偏又被一群顽童抱走。杜甫追喊不及,面对一群孩子的恶作剧无可奈何。屋漏偏逢连夜雨,夜里秋雨从被秋风摧残过的屋顶滴下,房间里到处都湿淋淋的。床上的布被破旧不堪,已经失去了御寒的功用。本来心中就充满了种种烦忧,如此凄寒长夜,诗人倍感煎熬难耐。

  从茅屋被秋风吹破写起,写到被一群孩童欺侮,写到秋雨长夜的凄冷,杜甫层层推进,十分真切传神地写出了他的狼狈困苦的生活。可是他写这些并不是为了获得同情,相反,他由自己的生活想到了天下更多像他这样穷困潦倒的人,他希望不再有人受苦,因而发出了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的宏愿,为了实现这一宏愿,他甘愿做出牺牲: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”

  杜甫的伟大,就在于不论他自己陷入多么困苦哀愁的境遇,都不失对最广大人群的最深厚的仁爱精神。


091.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﹝岑参﹞

  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
  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
  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。
  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。
  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
  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
  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
  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。
  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

【赏析】

  唐玄宗开元、天宝年间,是唐代国力最强盛的时期。作为“盛唐气象”的表征之一,便是在边境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。从东北方向的契丹到北方的突厥,从西南方向的吐蕃到西域的天山南北及至中亚一带,唐王朝在总体上占据了明显的优势。而频繁的边境战争和将士得胜后的立功受赏,也引起了当时诗人们的普遍关注。一方面,边塞诗的创作开始在盛唐诗坛流行;另一方面,很多诗人或是从军入幕,或是只身漫游,有了亲身游历塞外的经历。例如王维曾任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的判官,高适曾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掌书记,李白、王之涣、王昌龄、王翰、李颀、崔颢等著名诗人都曾“一窥塞垣”,到过幽州、并州等边塞地区。其中出塞最远、在塞外生活时间最长的,则非岑参莫属了。

  岑参曾两度出塞,先是入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,后又入安西和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。长期的塞外生活,为岑参的创作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素材;岑参自己又有旺盛的好奇心、丰富的想象力,这使岑参的边塞诗不论是写战争、写民俗还是写风景,都显得雄奇瑰丽,成为盛唐边塞诗中的一座丰碑。

  这首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是岑参的代表作。从题目看是一首送别诗,但诗的开头,诗人却首先为“胡天八月即飞雪”的气候感到诧异,这是在中原地区没有经历过的。然后就彻底地沉浸在雪花漫天飞舞的美景之中,诗人恍若看到春天的梨花盛开,随风起舞,洁白纷繁。不过毕竟不是春天,除了春天的美丽,这里还有春天所没有的寒冷。这寒冷是连狐裘和锦衾都难以抵挡的,而将士们手持冰冷的武器,身穿沉重的铠甲,想一想都会感到一种刺骨的冷。

  就在奇寒的天气里,武判官将要启程回京了。照例有置酒饯行,照例有音乐歌舞,但是诗人却没有把镜头给送别场景中的人。我们看到的是天空布满阴沉的乌云,雪花仍在纷纷扬扬地飘落,军营大门前旗杆上的红旗在浑然莹白的天地间十分醒目,可是尽管北风呼啸,红旗因为严寒而被冻住,并未随风招展。

  诗歌的最后,武判官乘马而去,在雪地里留下一串马蹄印迹向着远方延伸。而诗人,还在大雪中伫立,向着武判官离去的方向眺望。这最后一联显露了诗人对武判官的惜别之意。而诗人在整个送别场面中传达的,与其说是离别的感伤,不如说是塞外的奇寒。


092.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﹝刘禹锡﹞

  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
  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
  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  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

【赏析】

  永贞元年(805)九月,诗人因政治革新失败而被贬出京,先后在朗州、连州、夔州、和州等地任职。自首次被贬出京到此次应召回京,诗人谪居在外已有二十三年了。因此说“二十三年弃置身”,“弃置”固然有些哀怨,倒也坦直有力。

  “闻笛赋”出典于晋人向秀的《思旧赋》。向秀的好友嵇康、吕安被政治迫害致死后,向秀路经他们的故居,此时邻人的笛声寥亮,让他想起了当年三人共同灌园弹琴的美好岁月,极为感伤,遂写此赋纪念。永贞革新失败后,和刘禹锡一起被贬的柳宗元等人都已纷纷谢世,诗人只能“怀旧空吟闻笛赋”。典故中蕴藏着对亡友缱绻悲凉的怀念,含蓄沉痛,耐人寻味。“烂柯人”一语出典于《述异志》,晋人王质入山砍柴,见两童子下棋,观棋至终,方觉手中斧柄已烂。回到家乡,才知已过百年,同辈人皆已亡故。诗人以王质自比,表达离京太久,回来后恍如隔世的慨叹。

  颈联以“沉舟”“病树”自喻,虽有自感衰沦、自叹落伍之意,但“千帆过”“万木春”展示了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,寄寓了新陈代谢的思想和积极面对困厄的襟怀。经历二十三年的贬谪,诗人仍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永葆劲直的情操,令人赞叹。


093. 卖炭翁﹝白居易﹞

  卖炭翁,伐薪烧炭南山中。满面尘灰烟火色,两鬓苍苍十指黑。卖炭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。夜来城外一尺雪,晓驾炭车辗冰辙。牛困人饥日已高,市南门外泥中歇。

  翩翩两骑来是谁?黄衣使者白衫儿。手把文书口称敕,回车叱牛牵向北。一车炭,千余斤,宫使驱将惜不得。半匹红绡一丈绫,系向牛头充炭直。

【赏析】

  白居易是一位自觉的以诗书写时代艺术的诗人,他在给最亲密的朋友元稹的信里说过: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。”(《与元九书》)《卖炭翁》是他所作的《新乐府》组诗中的一篇,确确实实是实践所谓的“歌诗合为事而作”的理念,诗的自注里清楚地写明了:“苦宫市也。”也就是反对皇宫到市场上专买商品的特供制度的。

  如此切近现实的题目,诗人的书写,也可以说就是平直叙说:卖炭翁辛苦砍伐、烧成的炭,冒着严寒,连夜拉到城内,没想结果被宫中的太监看中,胡乱以绫绡充值,全车拉进宫去了。对老翁,这当然是很不如意的结果,但他又能如何呢?鸡蛋和高墙之间,个人与皇权之间,强弱分明,结局早已注定,虽然是非曲直也是昭昭明明的。

  诗人站在哪边呢?高墙还是鸡蛋?如果我们不看他自注的“苦宫市”,从诗本身也能看出来:诗虽平叙,但一联“满面尘灰烟火色,两鬓苍苍十指黑”,写出卖炭翁形色之憔悴,一联“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”,刻画卖炭翁身心的纠结逆反,诗人的同情已然可辨。


094. 钱塘湖春行﹝白居易﹞

  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
  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
  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
  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

【赏析】

  杭州西湖是天下胜景,连民间曲艺中都唱“杭州美景盖世无双,西湖岸奇花异草四季清香”。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,西湖也是从他开始声名渐著。他有多篇歌咏西湖的诗作,《钱塘湖春行》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篇。

  这首诗没有刻意去展现西湖的湖山美景,只用一句“水面初平云脚低”勾勒了一下西湖的样貌,然后就陶醉在西湖的春天里。诗人骑在马上,沿着湖岸,悠悠荡荡,听到近旁有黄莺在树上发出悦耳的鸣唱,看见不远处有燕子掠地飞过,花花草草都在春光中自由舒展。

  诗人没有过多去写西湖的湖山,不等于诗人的眼睛没有去看。早莺、新燕、乱花、浅草,这些寻常景物,正是在西湖的湖光山色里,才格外引人沉醉。读者也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,将视线从这几样景物上延伸开去,才能看到诗人彼时彼地看到的画面,才能和诗人一起徜徉在西湖的春天里。


095. 雁门太守行﹝李贺﹞

  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
  角声满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
  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。
  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

【赏析】

  乌云压阵,正如与敌军对峙的紧张气氛。此时阳光破云隙而出,金甲反射阳光,令人耀目。两军开始冲杀,号角声闻满天,沙场鏖战的激烈可想而知。夜色凝紫,犹如燕地红蓝花汁制成的燕脂(胭脂)。《滕王阁序》云:“烟光凝而暮色紫。”在边塞战地的急逼氛围下,这凝重的夜空更为复杂,不知蕴藏了多少拼杀与危机。

  在这紧迫凝重的战地氛围中,跃动的“红旗”成为一抹亮色,战旗“半卷”,可“见轻兵夜进之捷”。王昌龄诗云:“大漠风尘日色昏,红旗半卷出辕门。前军夜战洮河北,已报生擒吐谷浑。”联系“临易水”三字,迅捷有纪律的行军中还含有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的悲壮,但却是内敛而紧迫的。“霜重鼓寒声不起”,严霜浓重,鼓声都低沉不响。如此严峻的天气,士兵们仍冒寒迎战,慷慨英勇的士气冲纸而出。

  环境渲染至此,士兵们的战斗意志便可自然点出、画龙点睛:为报答明君养士之恩,甘愿“提携玉龙”,血洒疆场。


096. 赤壁﹝杜牧﹞

  折戟沉沙铁未销,自将磨洗认前朝。
  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

【赏析】

  断戟沉埋沙岸,诗人俯身捡起。断戟上的精铁尚未蚀尽,磨洗一看,竟是三国兵器。当年火烧赤壁、气吞万里如虎的壮景如史诗般浮现在眼前:舳舻千里,旌旗蔽空,火光映彻,三国就此鼎立。然而时光流转,万物生灭,白云苍狗,沧海桑田,人与物都变化了、模糊了。此时,“折戟沉沙”像一个道具、一个媒介,带我们穿越时空,到达某个特定的历史时刻。记忆中的那个场景突然鲜活起来,一切都清晰而真实,宛如当年,只等待着我们迈入。

  杜牧此时已是四十岁的中年人,为治愈弟弟的眼疾四处奔走,又因党争而离开京城,出放黄州。他饱尝现实辛酸,已不复当年写《阿房宫赋》时的激越飞扬。“四十已云老,况逢忧窘余。”但作为宰相杜佑之孙,杜牧心中那份指点江山、激扬文字的壮志隐隐仍在。他曾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与曹操注同为“孙子注”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家。杜牧对曹操的军事才能颇为推崇,因而对曹注多有引用。此诗正是杜牧为曹操翻案的论史之作:若非当年东风助吴,胜局当属曹公。有趣的是,堂皇的史论竟用“铜雀春深锁二乔”的艳丽想象来表述,旖旎风流的诗人本色尽显无遗。


097. 泊秦淮﹝杜牧﹞

  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
  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

【赏析】

  “笼”字使寒水冷月交映的感伤气氛笼罩全诗。秦淮河畔本是一片莺歌燕舞,浮丽繁华,却在烟水迷蒙中被消解了。曼妙的欢歌隔着江岸传来,让听者无端感到悲凉。时代正在倾覆,歌女仍嘤嘤呀呀唱着靡靡之音,是该感慨歌女的无知,还是世人的纸醉金迷呢?

  杜牧与晚唐的贵胄子弟、官僚大夫一样,也游宴享乐,声色歌舞,并留下风流之名。但自诩有王佐之才的杜牧不仅于此。晚唐宦官专政、藩镇作乱、回纥屡屡入侵,心怀家国的杜牧即使外放出京,也仍关心国事。宰相李德裕讨伐泽潞,抵抗回纥之时,身在黄州的杜牧积极上书,规划出一套攻取泽潞的战策,相当具体。李德裕采纳其言,顺利奏功,但并未引用其人。即便如此,之后转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仍上书李德裕,论列对付回纥残部的方策。一生关怀国家边务民生,对于王朝面临的问题能提出实际的方略,并切实奏效,其人其志如此,绝非风流倜傥所能概论。


098. 夜雨寄北﹝李商隐﹞

  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
  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

【赏析】

  夜幕、雨水消隐了一切背景,黑暗中只剩下山屋与孤灯。重峦叠嶂、夜幕雨帘像层层屏障,将诗人与外界隔绝开来。今晚,他只能在灯下浮想。亲爱的妻子已经离世,自己也已过不惑之年,半生蹉跎,功业无成,几堪回首。看着灯下自己忧心忡忡的身影,诗人轻叹了口气。

  远方的朋友殷殷致意,问我何时回长安。我自己也不知道。但这来自山外的一声温暖问候不经意间打开了巴山夜雨的隔绝世界。于是神思飞起:什么时候能回到长安,和好友一起在西窗下,长谈共剪烛?到那时再回忆今夜萧索的巴山夜雨,大概会一笑而过、云淡风轻吧。

  诗的妙处在于以回环往复的节奏呈现巴山夜雨的两重含义:一层是当下漫天铺地的孤独,另一层是未来眼中的现在,早已释然恬淡,坐看云起。于是恍然大悟,每一个当下都同时拥有两层意义,现在的此刻,与未来的回溯。当我们深陷当下的孤独中不可自拔时,无妨遥望未来,再回溯当下,也许就会看到另一种不同的面貌,从而赋予当下以新的意义和视角。


099. 无题﹝李商隐﹞

  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
  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  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
  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

【赏析】

  “相见时难别亦难”中的两个“难”不同。第一个“难”指相见不易。茫茫人海,相遇相知,结下尘缘,并非易事。第二个“难”指难分难舍,相遇相知后的分离,“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”!两个“难”字叠加,加重了心中离恨,于是移情于物,风也为之伤,花亦为之残,万物都为此离别而缠绵哀恻。

  别后,心中的情思如蚕丝,至死方休;脸上的离泪如蜡泪,成灰始干。这联诗句以谐音、比喻来表达至死不渝的执着与无穷无尽的思念,其中浑然忘我、全部付出、毫无保留的态度令人动容。

  离别之后,诗人对所别之人依然魂萦梦牵。故而晨起揽镜,担忧年华老去;夜凉吟诗,又感月色凄寒,心绪悲凉。相思之情难以消解,好在对方的居所正好不远,希望青鸟代为传书,殷勤致意。


100. 登飞来峰﹝王安石﹞

  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
  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。

【赏析】

  登高望远,向来是诗人们乐道的话题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登高,便跳脱了日常的凡庸,可以拥有不同的视野和心胸。王安石是胸怀大志的人物,于登高望远有深切的体会,也是可以想见的。

  诗开篇展示的是高于平地的山上,更叠加了高塔,其高可知;而闻鸡鸣而观日出,原来就含有登高可见奇景的意思,唐代的李白有诗句“半壁见海日,空中闻天鸡”(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);但我们别忘了,那是诗仙做梦,王安石这里乃是记传闻之实。

  登高之后的境界,过去的诗人也有不少向往,像杜甫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(《望岳》),王之涣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(《登鹳雀楼》,但唐代有一部诗选署的作者不是王之涣,而是朱斌),皆为名言警句。不过,杜甫也好,王之涣也好,写的都是设想之辞,而王安石这首诗最后两句,确是登上了飞来峰的高塔之后的真切感受,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”,直截了当地点出自己身在“最高层”,至少这一气概,是超越了前人的。